我的OM2
我的OM2
嗨大家!我回來了!
距離上次發文已經過了一年多,消失這麼久要跟大家賠不是過去一年算是大學生涯中最繁忙的一年,除了大三、大四多到爆炸的課,還有國考要準備,說實在我也是很久沒有空拿相機好好拍照了,今天有空發文其實主要是因為我最近賣掉了從大一購入的第一台底片單眼Olympus OM2
總麼每次要寫文都是我賣相機啊(苦惱
我的阿姊拿著我的OM2當網美 Olympus EM1 + Leica DG 25mm f1.4 2017/1/28 |
「相機是我的小三」
認識我的學弟妹或是朋友,應該都聽過我說過「相機是我的小三」 (雖然從來沒有正宮可以抗議就是了,難過
對於很多拍照很熱血的人來說,相機確實不只是一部工具,他/她陪你度過大學剛入學跟宿舍室友一起鬼混的日子、跟曾經喜歡的女生出去玩、甚至是留下已經過世寵物的回憶,你看著相機甚至可以說是想看著自己的皮膚,哪裡有傷疤是小時候跟同學打架受的傷,看著相機蒙皮的擦痕可以知道曾經在某個海邊的探險、邊角的掉漆是哪次爬山的時候尻到旁邊的石頭,人家常說疤痕是男人們的勳章,我想看著有歲月使用痕跡的相機更是能讓人回味許久不能自拔。
我第一台相機是升上大學暑假我爸送我的EM1,雖然是作為考上牙醫系的獎勵但是對當時的沒見過世面的我來講也是不小的一筆數字,他知道我很喜歡拍照,也希望買了這部相機之後能讓我除了讀書以外利用大學空閒的時間培養其他興趣
沒錯 而且我就因此與Olympus結下了不解之緣
曾經的Olmypus戰隊:黑機(已賣 與 銀機(這次賣的 Olympus EPL2 + 14mm f2.5 2016/12/8 |
關於OM
說到OM2,其實Olympus在同時期的相機系列裡較為人知且現在還算能夠取得的主要共有5款,分別是OM1、OM2、OM3、OM4及比較便宜的OM10,其中的命名規則其實現在的數位化Olympus還是依循著類似的概念,也就是數字越小越高階,EM1>EM5>EM10但是其實我上面說的不盡然正確,待我慢慢講解
一組稀有的OM2-SP iPhone SE 2017/5/12 |
OM系列的命名規則
OM命名的原則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奇數1、3代表的是機械快門組,偶數2、4、10等就是電子控制快門,不像Nikon的FM/FE或是Canon的A/AE是直接用大的產品型號進行區隔,而是用後綴的數字。同時OM1、2與OM3、4都算是孿生兄弟,也就是說OM1跟OM2的規格相差不遠,OM3與OM4同理也是。其中OM3與OM4的發表時間比OM1與OM2晚,功能也更強,既使OM2已經有了鼎鼎大名的Off-the-Film,OTF測光技術,像是OM3、OM4更結合了高階精準的多點點測光錶,可以直接利用取景器選取小區域的測光範圍,抑或是指定高光、低光計算測光值,以底片相機來說已經是相當的高階,這對於拍黑白底片、彩色正片,或是想要精準掌握曝光的朋友來說非常的實用。
OM4Ti說明書截圖 |
除了OM3之外,我大多擁有過或是使用過一段時間,最喜歡並且長期使用的便是OM2與OM4-Ti(OM4的鈦金屬改版,以後有機會再多發一篇文)
我的OM4 Ti機頂的測光設定鈕 |
我的OM2
OM2其實有...不!應該說Olympus有不少受人喜歡的設計!當然也有不少為人詬病的問題,大概分別就是的手動快門組位置的設計還有五稜鏡老化我認為Olympus最棒的設計當然就是他的快門調節鈕是放在鏡頭接環的旁邊!
我的OM4 Ti跟所有OM相機(大部分啦)一樣是把快門控制設計在鏡頭接環旁邊 Sony A7III + 50mm f2.8 Macro 2020/3/22 |
很多人應該會懷疑為何不像大部分相機一樣設計在機頂上呢?但是以相機操作的觀點來說,右手持相機食指按快門,左手大多就是握在鏡頭上了,那麼放在鏡頭接環附近的快門調節鈕就非常的人性化了!
另外順帶一提,不少人會抱怨除了等相機自動關機之外,如果沒有Off旋鈕的OM機身不知道怎麼關機,這時候也可 以補充個冷知識給大家,其實把旋鈕轉到B快門或是紅字的機械快門檔位就可以囉~
OM與鏡頭
說實在擁有OM2這麼長時間很少幫相機單獨拍照(笑,正常人也不會沒事幫相機拍照呀XD 能夠給大家看的OM2外觀照也不多,我上面也講了滿多的技術規格或是歷史無趣的東西,所以接下來就是圖片跟大家分享囉~我使用OM2時大多搭配的是Zuiko 50mm f1.8,主要是因為那時候剛踏入底片世界所以也都使用Kit鏡頭,但也是把除了最貴的幾顆鏡頭之外的定焦鏡、變焦鏡也都試過一輪了
最推薦的當然還是便宜的50mm f1.8!
賣漂亮的阿姊 Olympus OM2 + 50mm f1.8 + Xtra400 2017/1/28 |
我爸我媽 Olympus OM2 + 50mm f1.8 + Xtra400 2017/2月忘記哪天了 |
某天的高速公路上 雖然是早期的單層鍍膜板還是很不錯 Olympus OM2 + 50mm f1.8 Xtra400 2017寒假某天 |
同樣的鏡頭規格我擁有過一般版本的F.Zuiko、Zuiko MC鍍膜版本,其中我的這顆更特別的是M-SYSTEM標號的,也就是最早期一批與Leica一戰成名的M1系列同期出廠的鏡頭XD
而且轉接數位拍顏色仍非常漂亮!
我的M-SYSTEM F.ZUIKO 50mm f1.8 |
2018台北燈節 Sony A7II + OM 50mm f1.8 2018/2/28 |
北醫附醫外的櫻花 Sony A7II + OM 50mm f1.8 2018/2/6 |
而50mm也是很多攝影師或玩家推崇或是喜歡的教段,而OM鏡頭系列中除了有名的55mm f1.2之外,我更推薦嘗試50mm f1.4以及50mm f3.5 Macro。
之前有一篇文的照片就是用這顆50微距轉接EM1拍攝的:貼文在這
50mm f1.4想當然爾散景會比50mm f1.8更夢幻,這是真的!因為其實就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其實50mm f1.4這顆鏡頭成像是比50mm 1.8鬆散一些,拍起來就增添一分朦朧感(笑
藉此也順便提醒大家不要永遠被帳面規格給欺騙了,以為f1.4的拍起來一定會比f1.8厲害,f1.8表現的其實也滿不錯的喔!
Neo19外 Olympus OM2 + 50mm f1.4 |
當年還是小笨鳥要人餵的逗逗 Olympus OM2 + 50mm f1.4 |
回桃園家的路上 Olympus OM2 + 50mm f1.4 |
我的大一室友&同學 @安森 Olympus OM2 + 50mm f1.4 |
北海岸的花兒 Olympus OM4Ti + 50mm f3.5 Macro |
就是這顆便宜又棒的50微距 |
這顆50微距轉接數位拍還是很棒的 |
而人像焦段的話不用跟大家搶f2軍團,其實100mm f2.8跟135mm f2.8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又便宜、又輕巧、畫質也不差喔!當然相近焦段還有鼎鼎大名的90mm f2 Macro孔雀翎,不過這真的太稀有了我也沒玩過也覺得花這個錢不太划算,就沒有照片讓大家看了
相比135mm我更推薦這顆100mm f2.8 |
135mm f2.8稍微大顆一點 |
關於鏡頭的部分我想以後再多找時間介紹好了~下面就多貼一些照片讓大家過過癮
猴硐的貓貓 Olympus OM4Ti + 135mm f2.8 RDPIII |
八斗子漁港 Olympus OM4Ti + 135mm f2.8 Retrochrome 320 |
八斗子漁港 Olympus OM4Ti + 135mm f2.8 Retrochrome 320 |
用OM2拍的照片大部分是早期的照片,因為到後期我購入OM4-Ti之後我大多搭配35mm f2.8的鏡頭隨意紀錄生活,我也漸漸從50mm派轉為35mm派,雖然可能會引起筆戰一波,不過我倒是覺得不論50mm或是35mm都是好焦段,能讓你拍出喜歡的照片都是好相機、好鏡頭,能夠帶出門的相機就是好相機呀!
我&室友(我是右邊 Olympus OM4Ti + 35mm f2.8 Kodak E100VS |
以前住吳興街284巷上學總是會經過停在路旁的一台偉士牌 Olympus OM4Ti + 35mm f2.8 Retro80s |
2017年冬 攝影社社遊 Olympus OM4Ti + 35mm f2.8 Ultrafine 400 |
總結
Olympus的OM系列是滿值得擁有的,流通量不大,加上沒有被炒作的問題所以有不少便宜但是素質不差的鏡頭,可說都有不錯的水準,滿推薦給大家的(我才不會說其實是因為Olympus相機的顏值很高呢!2017年大一稚嫩的我 by樓上那個在安森拍照的大一室友 |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滿推薦在台北信義區象山站附近的谷口相機,他們Olympus相機基本上都會有幾台現貨可以摸可以看,當然可以買XD,以Olympus相機在市場上的流通程度來講算是非常難得的
這邊不是在作業配喔!只是因為我自己讀的北醫就在隔壁,我也滿常去那邊找老闆拉迪賽的,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那邊逛的話說不定還可以遇到我,也可以提到說是北醫攝影社的葉同學介紹,老闆應該會很開心!
辦展去谷口放酷卡with社長大大 Instax mini |
留言
張貼留言